我院胡建昆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三是要因地制宜,发挥跳坝村优势和特色,做好产业规划。定点帮扶座谈会上,跳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张龙浩同志作《跳坝村村情简介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3年度定点帮扶工作汇报》。
同时对驻村帮扶工作提出5点希望: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向实现乡村振兴、全民小康的目标不懈奋斗。前期,华西医院驻村工作队和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同发起了暖冬爱心行动倡议,得到了我院科技党支部、设备物资部党支部、期刊社党支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一党支部、心脏大血管外科、罕见病研究院等支部和个人的积极响应,累计捐赠冲锋衣60件、羽绒服30件、棉服20件、毛衣60件、棉被15套以及冬帽、棉袜、围巾、手套、彩笔若干。二是要重视文化建设,抓好教育,引导孩子坚定学习的信念。五是要形成合力,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助力跳坝村的振兴和发展。2023年12月12日至13日,我院党委常务副书记罗凤鸣率队赴昭觉县调研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召开定点帮扶座谈会,开展跳坝村暖冬爱心行动活动、昭觉县伊乌小学爱心图书室捐赠活动,同时走访慰问跳坝村困难群众。
我院党委办公室、学科建设部、设备物资部相关负责人和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参加调研,昭觉县新城镇有关领导参加活动。罗凤鸣常务副书记发言对孩子们提出希望,学(医)院自帮扶昭觉县跳坝村以来,已累计把86个孩子带出大山,为20名困难学生提供助学帮助,华西将继续为同学们创造交流学习、扩展视野的机会,帮助建立崇尚学习,热爱学习,坚定学习的信念,助力同学们通过学习改变人生,相信大家在未来终将成为建设家乡的中坚力量,为凉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国家博新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给予博新计划入选者每人每年不少于30万元的资助(含博士后日常经费、科研启动经费和国际学术交流经费),资助期为2年。
博士后创新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博士后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四川省新近发布的《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国家博新计划入选者被列为6大类人才支持类型中的第三类即C类人才,可享受相关政策待遇。自2016年博新计划实施以来,我院已有21名博士后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培训基地的获批及器官移植培训班的开办将对我院乃至全省人体器官移植医师培训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也将推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人体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兼肝移植中心主任杨家印教授主持结业典礼,并作培训工作汇报。我院器官移植中心自上世纪7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肝、肾移植,近年来肝、肾移植总量均居全国前列。
严律南终身教授在讲话中向结业学员表示祝贺,并重温了华西医院开展肝脏移植的初心以及老一辈华西人作出的努力,回顾了数年来华西医院肝脏移植的发展历程。此外,培训医师代表、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兼泌尿外科副主任兼肾移植中心主任林涛教授,器官移植受体代表,培训学员代表等分别发言。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器官移植实施准入管理,对人员资质和技术水平均有严格要求。吴泓副院长在讲话中分析了国内外器官移植现状,介绍了我院多学科MDT团队在器官移植围手术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要继续以器官移植为抓手提升华西医院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
9月22日,四川省人体器官移植医师培训基地首届肝、肾移植医师资质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我院举办,首届20名学员完成为期1年的学习课程后顺利结业。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施森,我院副院长吴泓,华西终身教授严律南,医务部、器官移植中心、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等相关专家教授以及学员参加。施森副处长在讲话中肯定了本年度基地开展培训等各项工作内容。去年6月,我院获批成为西南地区首家人体器官移植医师培训基地,随即举办首届肝、肾移植医师资质培训班,20名学员来自深圳、兰州及川内各地,围绕器官移植相关理论、临床实践、动物实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学习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施森,我院副院长吴泓,华西终身教授严律南,医务部、器官移植中心、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等相关专家教授以及学员参加。严律南终身教授在讲话中向结业学员表示祝贺,并重温了华西医院开展肝脏移植的初心以及老一辈华西人作出的努力,回顾了数年来华西医院肝脏移植的发展历程。
施森副处长在讲话中肯定了本年度基地开展培训等各项工作内容。吴泓副院长在讲话中分析了国内外器官移植现状,介绍了我院多学科MDT团队在器官移植围手术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要继续以器官移植为抓手提升华西医院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6月,我院获批成为西南地区首家人体器官移植医师培训基地,随即举办首届肝、肾移植医师资质培训班,20名学员来自深圳、兰州及川内各地,围绕器官移植相关理论、临床实践、动物实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学习。我院器官移植中心自上世纪7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肝、肾移植,近年来肝、肾移植总量均居全国前列。9月22日,四川省人体器官移植医师培训基地首届肝、肾移植医师资质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我院举办,首届20名学员完成为期1年的学习课程后顺利结业。此外,培训医师代表、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兼泌尿外科副主任兼肾移植中心主任林涛教授,器官移植受体代表,培训学员代表等分别发言。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器官移植实施准入管理,对人员资质和技术水平均有严格要求。培训基地的获批及器官移植培训班的开办将对我院乃至全省人体器官移植医师培训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也将推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人体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兼肝移植中心主任杨家印教授主持结业典礼,并作培训工作汇报会议通报了全院内科性质科室医疗质量安全和行风治理总体情况,针对性通报了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中西医协同及医疗技术创新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要严格侵入性医疗操作的准入和操作管理,特别是内科的外科化操作,用好各项管理数据,细化管理措施、形成管理闭环,全面加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程南生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以《党风引领行风 行风促进党风 营造风清气朗的廉洁华西》为题作了廉洁从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警示案例的宣讲,强调医务人员要明确个人、单位行为的法律边界,以清廉党风、行风助力医院发展。
会议由医务部李大江部长主持。要落实科室管理责任,在年轻医师队伍中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
吴泓副院长在讲话中强调,各临床科室要切实增强医疗质量安全底线、红线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严守核心制度,实行科室、医院双报告制度。程南生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吴泓副院长,医务部以及各内科科室、病房主任和医疗主任参加会议。9月28日,我院在二住三楼学术厅召开2023年度内科医疗沟通会要严格侵入性医疗操作的准入和操作管理,特别是内科的外科化操作,用好各项管理数据,细化管理措施、形成管理闭环,全面加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
程南生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以《党风引领行风 行风促进党风 营造风清气朗的廉洁华西》为题作了廉洁从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警示案例的宣讲,强调医务人员要明确个人、单位行为的法律边界,以清廉党风、行风助力医院发展。会议通报了全院内科性质科室医疗质量安全和行风治理总体情况,针对性通报了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中西医协同及医疗技术创新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会议由医务部李大江部长主持。吴泓副院长在讲话中强调,各临床科室要切实增强医疗质量安全底线、红线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严守核心制度,实行科室、医院双报告制度。
程南生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吴泓副院长,医务部以及各内科科室、病房主任和医疗主任参加会议。要落实科室管理责任,在年轻医师队伍中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
9月28日,我院在二住三楼学术厅召开2023年度内科医疗沟通会全程管理中心积极进取,在不断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如今,起病隐匿、病因复杂、病程长且迁延不愈的慢性病已经成为了严重损害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但实际上,现有的全程管理服务在健康教育上都会有较大的缺失,或者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不仅方便了医护的操作,也减少了患者回答重复性问题的可能。这一下可把许女士吓得不轻,为了控制病情进展,每个月抢号挂号来医院复诊检查成了她的生活常态。
如何让临床医护更专注在诊疗行为中? 全程管理中心首创了专病管理师岗位,派驻专病管理师到临床科室辅助医护团队进行事务性管理工作,解放医护人员到医疗专业操作中去。通过对患者自身病情发展情况的定位,制作并推送相关多媒体内容,引起患者兴趣并帮助吸收知识,最终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就是专病精准化宣教的意义。
联盟依托华西医院慢病全程管理项目以及院外协作网络,构建可落地、可持续、可推广区域慢病全程管理模版,以慢病为纽带,以医疗同质化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分级诊疗为目的,以连续医疗服务为载体,解决人民健康问题。同时辅助提升临床科研水平,并反哺临床,实现转化。